返回上页| 当前位置: 名师谈教育

在唯有致敬——大爱“交响牛”曹鹏主题活动上的致辞

2024-12-17 11:33 王荣华

WechatIMG1886.jpg


大家晚上好!我是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我们去年主编了22万字的《大爱交响——曹鹏传》,出版后,《解放日报》连载了三十多天。最近,主持人王勇告诉我,曹老师说他昨天晚上接到了贝多芬的电话。贝多芬是1770年出生的大音乐家,如果他在世,那就是254岁。而我们曹鹏老先生今年是100岁。恰恰是这个电话,拨动了大家的心弦。

曹老1925年出生在忠义之邦的江阴。1945年,他17岁时,为了抗日救亡,投身革命,参加新四军,他和惠玲妈妈在新四军相识、相知、相爱。1955年,曹老留学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交响乐指挥。1961年,他学成海归,投身祖国的文艺事业。他做了很多事,但是在我的心目中,他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普及交响扫音盲。60年前,当我还是一个中学生时,我就是曹老“扫盲”的对象。贺绿汀对曹老有一个评价,称曹老“在音乐知识贫瘠的土地上培养和造就出一代交响乐的听众”。曹老去工厂、下农村、上军营、到学校,有求必应。

第二件大事,提升城市艺术水平。2005年,曹老创办了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他带教的上海大、中、小学生的交响乐团在国际国内多次摘得金牌,为上海增光添彩。2008年,曹老发起天使知音沙龙,用音乐打开孤独症孩子们的耳朵,敲开他们的心门,关爱生了病的祖国的花朵。凡是亲身参加过这一类活动的人,无不是热泪盈眶。

曹鹏,他创造了中国音乐史上多个第一。1960年,他首次在海外举行中国交响乐作品专场音乐会,成为将《梁祝》推向世界的第一人。2005年,曹老发起组建中国内地第一支非职业交响乐团——上海城市交响乐团。他还指挥了上影厂第一部电影《农家乐》的配乐,指挥上海歌剧院首次演出整场外国歌剧《蝴蝶夫人》,首次卖出“站票”……特别是在2009年,曹老发起中国首场关爱自闭症专场音乐会,至今已整整举办十五届。

曹老的一生,全身心毫无保留地奉献给音乐,奉献给祖国,奉献给孩子们。曹老八十载艺术人文之辉与道德慈善之光交相辉映的从艺之路,彰显了上海这座光荣之城、人民之城、文明之城的高度、温度。他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精神标识。

我们知道曹老属牛。他说自己是老黄牛,是孺子牛,是俯首甘为交响牛。在家人的眼中,曹老也有牛的脾气,他认定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行善播爱,立德于世”是曹老定的家风家训。曹老对我们说,“我的一生都是祖国培养,能贡献一点就贡献一点,趁我还能干得动,你们尽管用。”老人家是执棒为帆,音符为舟;实干担当,笃行不怠;但求耕耘、不问收获。曹老的这种“牛”的精神,不仅感染、带动全家做慈善,更影响了一大批公益志愿者。

在我们心目当中,曹老是真正做到了祖国唯一、人民至上,赤子之心、九死不悔。他是战士本色的革命家,他是执棒为民的音乐家,他是美育浸润的教育家,他也是撒播希望的慈善家。胸中有祖国,眼中有观众,心中有孩子。有曹老在的排练厅,永远是最美的育人课堂、最佳的实践教育基地。曹老的一生,也无愧于贺绿汀对他的评价:“这不仅是一种纯粹的艺术的力量,还是一种纯粹的人格的力量,只有具有神圣的使命感的人才会具有这样巨大的人格力量。”

曹老作为一个指挥家,他具有伟大艺术家们共有的精神品质。不管风云变幻,他始终追求的是真善美。他洞察社会,对社会的弱势群体、困难同胞,尤其是对孩子们怀有真诚、清澈、纯净的悲悯同情之心。人民至上,在曹老心里从来就不是空洞的抽象的概念。曹老说,“我这个年纪的人还能做公益、做慈善,这是我最大的福气。幸哉!”

今天,我们在这里致敬曹鹏、感悟曹鹏,是为了学习曹鹏、弘扬曹鹏,是为了大道不孤、众行致远,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对我们来说,就是不忘感恩、铭记奉献。让我们传承、弘扬源于伟大建党精神织就的精神谱系,在时代标识的旗帜下,集结、站队、看齐。向谁看齐?向曹老看齐!用曹老的大爱精神点亮道德慈善之光、构建文明公益高地。让我们这座城市更加温暖、更加美好,幸福感更强!

听贝九,读曹传,叩魂悟道,大音希声。试新音,用新人,再铸华章,大爱交响!我们祝曹老逐梦交响,天天开心。如果不保密,我们很想知道曹老你跟贝多芬的通话讲了些什么。

最后,衷心感谢出席今天活动的领导!感谢师生们,感谢所有贡献力量的志愿者们!谢谢大家!

(根据现场讲话略有删改)


返回上级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