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当前位置: 新闻发布

我会指导的“今天思政课教师如何读书”活动成功举行

2025-07-04 11:10 吴晗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弘扬教育家精神,激励广大青年教师以于漪先生为榜样,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今天思政课教师如何读书”主题读书活动于6月26日在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中心举办。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指导,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中心承办。作为“于漪读书会”的第三期活动,“今天思政课教师如何读书”吸引了大批观众。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新时代新形势对思政课建设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思政课教师唯有将经典阅读内化为自觉追求,以书中的智慧滋养心灵、提升能力,才能更好地担当起立德树人的重任,让思政教育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HTY01859.JPG

主旨报告环节,上海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高德毅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承载和科学体系”为题作主旨报告。他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任务,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使命。他带领大家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并结合上海近年来的实践探索,强调秉持熔炉式一体化育人理念,构建立德树人的科学体系,包括育人场域一体化、育人内涵一体化、育人范式和育人管理的全面一体化,为教育强国夯实思政基石。

学术沙龙环节,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市委党校、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建平实验中学、格致中学的理论专家、思政课教师等围绕“为何读经典、如何读经典、读书成果如何转化运用”三大核心问题展开讨论。

闵行区教育局二级巡视员恽敏霞结合自身经验分享时谈到,要以“价值型阅读”坚守教育使命,通过读原著、读经典夯实“讲好道理”的能力根基,要以“结构化阅读”推动专业发展,从学生问题、教学难点、理论深度三方面建立阅读坐标系,要以“生成性阅读”促进教学落地转化。

王.JPG

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做学术微报告。他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所在。作为“关键中的关键”,思政教师需坚守理想信念,筑牢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在比较研究中深化对世界的认知、增强专业能力、实现自我超越。他指出,育人需实现“三重进阶”:小学阶段以故事启蒙价值观,中学阶段以理论深化认知,大学阶段以原理构建体系,让思政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学生成长。教师更需以“为学之实,固在践履”的精神,将阅读转化为“培根铸魂”的育人实践,通过文化浸润与思想淬炼,培育有中国心、中国情、中国味的时代新人,为民族复兴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颁奖.JPG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党委书记周增为出席活动。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党支部书记王明复、上海市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谢慧萍为幸运读者赠送了《共产党宣言》《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等书籍。


返回上级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