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当前位置: 名师谈教育

得诸社会 还诸社会 戳力同心 再谱华章

——理事长王荣华在第二届“关爱青少年成长特别贡献奖”颁发仪式上的致辞 2019-12-20 15:32 admin

编者按:继2018年首届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关爱青少年成长特别贡献奖”颁发给曹鹏、徐根宝后,2019年11月30日上午,我会将第二届“关爱青少年特别贡献奖”授予叔蘋奖学金管委会主席顾家麒。

叔蘋奖学金事业肇始于战火纷飞的动乱年代,创办之际就深深刻下了“为国储才”的时代烙印;她历经八十年的岁月洗礼,始终铭记的是“爱国育才”的使命初心;她在四代人的传承接力下历久弥新,并在新的时空背景下,不断以新的榜样、新的典型、新的实践,为“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叔蘋精神增添生动注解。现今85岁高龄、来自香港的叔蘋奖学金管委会主席顾家麒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

颁发仪式上,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为顾家麒先生颁发奖励支票并讲话。本报记者特将此次讲话整理成文,以飨读者。让我们铭记“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叔蘋精神,牢记“爱国奋斗、铸魂育人”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交出一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DSC_7569.jpeg


叔蘋奖学金:一首动人的赞歌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第二届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关爱青少年成长特别贡献奖”颁奖仪式。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和激动的心情来到市三女中,今年又恰逢叔蘋奖学金建立80周年,会场内外洋溢着喜庆、热烈的气氛。我谨代表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代表谢丽娟会长,向顾家麒先生和顾氏家族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祝贺!向叔蘋奖学金的得奖同学表示祝贺!并向各位支持教育公益事业的来宾表示诚挚的感谢!  

今天大家欢聚一堂,是深受顾氏家族代代相传的善行善举的感召。乾麟公创立的叔蘋奖学金历史悠久、受益面广、社会影响大,育人育德育英才,为9300多名优秀学子的成长提供了无私的帮助。有人说,叔蘋奖学金很特别,我很认同。她特别在哪里?我把她归结为6个“有”:有理念、有思想、有精神、有辉煌、有故事、有传承。一个奖学金,走过八十年岁月长河,历经几代人薪火相传,却不曾停下前行、壮大的脚步,其本身就是一首动人的赞歌。

叔蘋奖学金:一个了不起的希望工程

复旦大学苏步青老校长有一句名言。他说:“别人是名师出高徒,我是高徒出名师,靠学生扬名。”由此我想到,叔蘋得奖同学人才辈出,不乏行业翘楚,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最直接地印证了叔蘋奖学金的显著成效。我国杰出外交家、原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同志,就是在叔蘋奖学金的支持下得以完成学业。他对乾麟公、对顾氏家族、对叔蘋奖学金十分感恩,并高度评价叔蘋奖学金是一个“了不起的希望工程”,希望越办越好。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王岐山同志等都曾到访过位于南浔镇小莲庄的“叔蘋奖学金展览馆”。1989年,叔蘋奖学金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为叔蘋奖学金题词:“热心教育事业,培养建设人才”,充分肯定叔蘋奖学金为社会培育人才的积极意义。

我们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是支持教育、服务教育的社会公益组织,设立“关爱青少年成长特别贡献奖”,就是要表彰社会不同领域、长期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并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弘扬他们的精神,以激励更多人参与到教育公益事业中来。去年,我们表彰了曹鹏先生和徐根宝先生,社会反响热烈。曹鹏先生是著名指挥家,一辈子倾情交响乐。近二十年来,他的名字更是与高雅艺术普及、与关爱自闭症儿童、与慈善公益事业紧紧相连。而徐根宝是我国著名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心系青少年足球教育,为国家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足球人才。我们表彰曹鹏、徐根宝,就是想在美育、体育上树立榜样,汇聚更多社会力量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  

对于“关爱青少年成长特别贡献奖”这个奖项,我们高度重视、格外认真。特别是今天的颁奖活动,我也报告了教育部和上海市有关领导。经过组委会广泛征询意见,反复酝酿讨论,基金会决定,将第二届“关爱青少年成长特别贡献奖”授予顾家麒先生。这份荣誉,不仅是颁给家麒先生个人,也是对顾氏家族几代人善行善举的褒奖,更是对叔蘋奖学金创始人乾麟公的缅怀。

叔蘋奖学金:一道亮丽的风景

乾麟公所倡导的“得诸社会,还诸社会”,是叔蘋奖学金的宗旨理念,是顾氏家族后人的身体力行,也是广大叔蘋同学的自觉践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道路上,叔蘋精神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她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结草衔环、涌泉相报等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阐释。我们尊重、学习、弘扬、传承叔蘋精神。“得到和回报”,这是永恒的话题,也是育人的关键一课。“得诸社会,还诸社会”八个字,就是感恩、感谢、感知、感悟,是不忘初心的精准表述,是立德树人的深刻表达。

我参加过八次叔蘋奖学金颁奖大会,每次参加,都是一次纯洁心灵、崇高精神的过程。除了充电、加油以外,我也很羡慕新得奖同学,他们加入了叔蘋同学会,这是一个非常温暖、非常正能量、非常向上的大家庭,同学们从此多了一个身份,成为了叔蘋人。 

我从谢丽娟理事长手里接过接力棒后,常常提醒和勉励自己,要发扬“自行车精神”,做好这一项工作。什么是自行车精神呢?当初,乾麟公决定捐资1000万港币时,他也在考虑将这笔钱交给谁管理。谢丽娟当时是副市长,她骑着自行车去拜访乾麟公,最终乾麟公决定将这笔资金交给愿意在自行车上办公的谢副市长。这就是自行车上见精神。

顾家麒先生:人淡如菊的谦谦君子  

家麒先生是仁心仁术的外科医生,一辈子奋斗在手术台上,悬壶济世、备受尊重。与此同时,他代表顾氏家族传承了乾麟公开创的叔蘋事业,身体力行、全情投入。在叔蘋同学眼中,家麒先生是一位有情怀、有爱心、有担当、品格高尚的长者。我们决定将“关爱青少年成长特别贡献奖”授予家麒先生,也是因为他的君子襟怀、长者风范。家麒先生为人师表、山高水长,他是一个大写的人,是我们称为“先生”的人。  

如今,家麒先生虽已年过八旬,却依然充满激情地描绘着叔蘋事业发展的蓝图。每一年叔蘋奖学金的重要会议和活动,家麒先生都亲临现场,即便有时不能到场,也必定发来贺电,语重心长地阐述叔蘋精神,讲做人的道理。而今天,家麒先生讲得最多的就是要爱国,要记住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作为叔蘋奖学金管委会主席,家麒先生始终把叔蘋奖学金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他不断扩大捐助规模,由重点院校拓展到艺术类和特教学校;他坚持奖优助困、培育英才的理念,以极大的热忱关爱莘莘学子的健康成长,看到学生有了成绩,他比学生还高兴;他身体力行地传播“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叔蘋精神,感召各界人士投身捐资助教,将“叔蘋奖学”由顾氏家族的善行善举,变成全体叔蘋学子乃至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参与的事业。

叔蘋精神:一是感恩  

在基金会设立的几十个专项基金中,我们一直把叔蘋奖学基金作为学习的范例。她最打动我的有几点:首先是“感恩”。

“叔蘋”,她形散而神不散。虽然她的9300多名学生分散在世界各地,但因为一个共同的身份、一份共同的事业,叔蘋同学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我常翻阅《叔蘋会讯》,深刻感受到叔蘋同学的真心、真意、真情,令人动容。  

南浔中学朱仁昊同学曾经讲过:“为何共聚一堂?为何眼底充斥了渴望?”他的答案是:“因为有两个不平凡的字——叔蘋;因为我们感到了一种使命。”这句话正是说明了今天的主题词——“叔蘋”,这是我们的家园和身份。  

上海交大赖章龙同学说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们的身后,有士兵在保护国家的安全,有工农劳动大众在勤恳工作,师长们任劳任怨,关心着大家的成长。  

家麒先生对同学们说:“要感恩,感谢前辈的奋斗和刻苦努力的贡献,才有今世纪的国泰民安,一个富强的中国。”这是一位85岁老人的心声,也是告诫、提醒和期望。家麒先生的每次讲话都会对同学们提感谢、感恩,希望同学们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也是叔蘋精神的精髓所在。

叔蘋精神:二是传承 

我在想,叔蘋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吸引力就在于她的文化。叔蘋,她有文化,还有善根。  

去年国庆,我和我的家人专程到南浔小莲庄参观叔蘋奖学金展览馆。一是因为叔蘋奖学金是我们基金会优秀的专项基金之一,我们感到很自豪,还曾经组织基金会全体同志参观学习过。二是因为那里展示着一个行善家族的行善轨迹。今年,叔蘋奖学金走过了第80个年头,资助了9300名优秀学生,充分揭示了顾氏家族几代人对“善”的传承和接力,体现了良好的家风、家教、家传。  

置身于叔蘋奖学金展览馆,会有一份感悟:“得诸社会,还诸社会”不仅是一种价值追求,也是一段实践之旅,是“知”与“行”的高度统一,是理念与行动的高度融合,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口耳相传和身体力行。我们也在思考,将来要把什么传给后代。我希望不只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更应把最珍贵的精神信仰传承给他们,将爱的种子、善的种子交到他们手中,并洒向更广阔的大地上。

叔蘋精神:三是理想 

信仰理想,贵在坚持。叔蘋奖学金也曾遭遇困顿。乾麟公夫人在困难时的坚持,尤其感人。当拿不出钱发放奖学金时,夫人不惜变卖自己的首饰来延续这份事业,这是信守承诺的典范。家麒先生是医者,学医辛苦,治病救人更需要品格高尚、医术精湛,比常人付出更多。他以毕生的奉献告诉叔蘋同学:即使困难再大,也要坚持理想。最近议论话题没离开过香港,顾先生跟儿子伟诚说:看到香港青年“占中”乱象感到很着急。他们痛心疾首:一个人如果连国家都不认,还怎么得了?他还提到香港青年的未来,表示要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实现就业,将来能有成功的机会。  

我们和顾先生都认同教育是国之本、善之最。社会上的种种问题,根源在教育。而教育必须从中小学抓起,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着手。对于青年,我们要帮助他们学业上进、社会自立,更重要的是形成身份认同,搞清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现在在哪里?我到哪里去?”这些问题,认清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叔蘋精神:四是践行  

在这里,我要再次向家麒先生和顾氏家族表达我们由衷的感谢!今年,家麒先生代表顾氏家族将原来委托教育基金会管理的1000万全部捐出。在这之前,他把市中心660平方米的房产也捐赠给基金会。这是顾氏家族大爱之心的接力和传承,也是对叔蘋精神的进一步弘扬。

今天,我们该怎样理解并践行“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叔蘋精神?接下来,我想用几个例子来阐释一二。 

一位是中科院院士、中山医院院长樊嘉。他是20多年前获得的叔蘋奖学金,对这份荣誉格外珍惜。他觉得回报社会的最好方式,就是用实际行动弘扬叔蘋精神,尽力做好本职工作,把爱和善意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得到温暖和力量。 

一位是惠灵顿(中国)创始人、理事长乔英。她也是叔蘋得奖同学,并在家麒先生及怡和奖学金朋友的努力下,得以赴牛津大学深造。她始终感恩自己能够成为“叔蘋人”,并始终铭记“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叔蘋精神,在叔蘋建80周年之际,宣布设立“惠立学校叔蘋奖学金”,资助品学兼优的工薪阶层学生,使他们有机会接受最优秀的双语教育,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并为中华民族做出贡献的新一代栋梁,真正实现叔蘋精神。  

还有一个例子是一对父子。父亲盛明、儿子盛开,两代人都获得了叔蘋奖学金。三十年前,盛明同学获得叔蘋奖学金,并在心中种下一颗名为叔蘋的种子。三十年后,他以言传身教,又培养出一位优秀的叔蘋人。今天,他更是由衷地勉励孩子,要以自己的影响,培养出下一个叔蘋人,让叔蘋精神代代相传。这就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结语  

同学们,叔蘋人不仅是一个标签,一个身份,更是一颗饱含时代精神的种子。通过你们的创造实践,叔蘋精神将洒向更为广阔的大地,或成为参天大树,或成为烂漫山花,或结出累累硕果。我们也希望叔蘋的队伍能够不断壮大,把一朵浪花、一个水滴,汇成崇德向善的浩瀚江河;将一点星光、一点火花,汇成砥砺奋进的灿烂烟火。

我们基金会在此也郑重承诺,一定将顾氏家族的捐赠,包括社会上的善款管理好、运作好,按照捐赠人的意愿用好每一笔捐赠资金,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叔蘋精神将不断发扬光大,叔蘋奖学金将为育人育德育英才谱写新的华章!  

与善同行,其行久远;与善同行,其梦也美,其寿也长;与善同行,其事必成!谢谢大家!


返回上级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