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当前位置: 名师谈教育

理事长王荣华在叔蘋奖学金91-92期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2021-12-17 11:01 admin

640.jpeg

久隆模范中学苏校长,亲爱的叔蘋同学会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的一名志愿者,是40后同学。我也是叔蘋同学会的编外成员。像这样的奖学金颁奖大会,我参加过多次。特别是听获奖同学的精彩发言,对我来说,每次都是一次充电、加油和感染。

我也与顾家麒先生多次交换发展叔蘋奖学金事业的一些看法,特别是对公益教育慈善事业的一些看法,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么来发扬叔蘋精神。那就是“得诸社会、还诸社会”。

今天非常高兴参加第91-92期的颁奖会。首先我要代表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向获奖的同学表示热烈祝贺,向颁奖会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

说起叔蘋奖学金,它可以说是我们上海历史最悠久、在海内外享有高声誉的、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民办奖学金。从1939年开始算起,到现在已经是整整82年。它比我的年龄还大。今天我们又有400多名优秀的学子获得这一项殊荣,我祝贺你们,同时也羡慕你们,你们从此成了叔蘋同学会的新成员。

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为何而来?为何而相聚?我们都是受了顾氏家族代代相传的善行善举的感召。乾麟公创立的叔蘋奖学金,历史久,受益面广,社会影响也大,是育人、育德、育英才。现在已经有万名左右的学子获得了帮助。

叔蘋奖学金

叔蘋奖学金它有一个特别的地方。特别在哪里?这个奖学金它有故事,它有思想,它有理念,它有精神,它有非常好的传承。一个奖学金经历了80多年,我认为是共同的价值理念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如果要讲奥秘,要讲它的凝聚力所在,我认为首先是它的精神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我们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叫“青蓝效应”,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叔蘋得奖同学人才辈出,也不乏行业翘楚,他们取得的成绩其实是对叔蘋奖学金成效最有力的、最显著的一个说明和印证。

我们知道早年叔蘋奖学金有一位获得者叫钱其琛。他是我们国家杰出的外交家。他是受到了叔蘋奖学金的帮助完成的学业。对乾麟公、对顾氏家族、对叔蘋奖学金,他怀抱着一辈子的感恩心情。他非常感慨,也是一句心里话,他说:“叔蘋奖学金可以说是我们中国最早的希望工程。”他作为一个老的叔蘋同学会的成员,希望叔蘋同学会越办越好。

我们也知道,习近平同志、王岐山同志曾经去过南浔小莲庄,参观过、考察过叔蘋奖学金展览馆。在叔蘋奖学金成立50周年的时候,江泽民同志还有过题词,叫“热心教育事业,培养建设人才”,充分肯定叔蘋奖学金它的意义所在。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

我是在教育发展基金会。我们的宗旨是支持教育和服务教育,它是一个社会的公益组织。现在基金会我是念“三字经”,有几个“三”不妨和同学们一起了解一下,就可以知道我为什么要参加今天这个会、为什么我们和叔蘋同学会联系那么紧密。我们的定位叫“三公”——公款、公器、公益。公益活动它是公款,它是社会公器。我们特点叫“三非”——非银行的金融机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非财政性的公款,这个就是我们基金会的特点。

我们过去做了很多工作,回顾起来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我们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譬如我们出现的“三花”现象——资助叫“天女散花”,然后“雾里看花”,还有“锦上添花”。雾里看花就是投出去效果怎么样不知道,不像叔蘋同学会,82年、一万名学生,大家都在各行各业都在创造,这个就不是“雾里看花”了。我们要克服“三花”现象,要做到“三精”——就是精选项目、精准投入、还有精细管理,就是把一个钱当一个半钱用、当两个钱用,就是把它使用好。我们也有“三好”,首先要募集好——把社会上有善心善举的人,要把他们的愿望收拢来,要募集好资金;然后要管理好,要保值增值——CPI跑得很快,如果我们不运作就贬值了,所以我们还要保值增值;还有最后是使用好,让它要有倍增效应——算术级数、几何级数地增长,这就是有倍增的效率。一个钱不光是一个钱,一个钱还用出一个半钱,甚至于两个钱的效率。

这就是我们基金会,公益慈善教育就是“聚财、汇智、促善、育人”,所以我们跟叔蘋同学会的宗旨是高度一致的。我们是志同道合、情投意合的。今天这样的会在一起,我们也很感慨、也很高兴。我今天还告诉在座的获奖的同学、老师们、还有久隆模范中学的同学们,我们有一个打破界限的“关爱青少年成长贡献奖”。所谓打破界限——打破所有制、打破地域、打破界别界限的贡献奖,它不光是某一个教育界、文化界的奖,而是只要是为社会、为青少年成长作出贡献的,我们都要发扬和弘扬,都要彰显表扬。我们第二届就把这项殊荣授给了顾家麒先生——即叔蘋同学会管委会主席,用于表彰家麒先生和顾氏家族长期以来关爱青少年成长,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我们社会的教育公益事业中来。我们说这个荣誉是给家麒先生的,同时也是对顾氏家族几代人善行善举的褒奖,也是对创始人乾麟公的一种缅怀。我甚至要说,对现在还在为叔蘋奖学金争光添彩的所有同志,这都会是一种敬意和表示。

乾麟公所创造的“得诸社会、还诸社会”,这是叔蘋奖学金的宗旨理念,也是家族后人身体力行、自觉践行、让我们学习、弘扬、传承的叔蘋精神。对我们来说,每年的叔蘋奖学金颁奖大会都是一次纯洁心灵、崇高情感的过程,是一次激励,是一次扬善,是一次昂扬向善的聚会。“得诸社会、还诸社会”这几个字,我的理解就是要感恩、感谢、感知、感悟,就是不要“忘记初心”——是一种今天的表述,也是我们立德树人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在基金会设立有几十个专项基金,叔蘋奖学金它最打动我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我觉得有这么几条,我愿意今天和同学们老师们再一次交流。

谈感恩

首先是感恩。知恩图报是做人的美德,知人之好,知己不足,日日学习,日日上进,人生的每一天就都有意义,这就是做人的境界。我们要做有相同境界的叔蘋人,我们线上线下虽远犹近,开口见心,山水相连,心心相印。青春不光是年龄,年龄也就是一个数字,87岁的家麒先生对同学们说:“要感恩、感谢前辈的奋斗和刻苦努力的贡献,我们才有今天世纪的国泰民安,一个富强的中国。”这是一位老人的心声。

我记得上一届有位得奖同学的发言中,他说:“我们为何共聚一堂?为何眼底充满着渴望?因为两个不平凡的字:叔蘋。因此,我们感到了一种使命。”从今天颁奖开始,400多位同学你们就有了一个新的家园、新的身份,那就是叔蘋人。希望同学们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我有时候常常也反省自己,我觉得任何时候都不要怨天尤人。至今我也想起一个难忘的场景,就是我每每去看我的老母亲,来去匆匆。老人家在我走的时候,她总是送我到门口,然后就关照一句:“儿子,你能来就来,你来一次你就少一次了。”白发苍苍,拄杖招手,注目送行,一直看到我走到弄堂口走了,她才把手放下来——如今想起也觉得难忘,也体会到什么叫“子欲养而亲不在”。每每念及,心中隐隐作痛。

人一生有三个情结,家乡情结、父母情结、母校情结。现在空有父母养育之恩的情结,但是我母亲已经驾鹤西去了,我再也没有机会去看望她。所以同学们,你们是有机会的,千万不要说自己忙。你工作忙、学习忙,以后是永远的遗憾。我过去也常常原谅自己,说自己是工作忙,但是现在想弥补已经没有机会。这就是感恩。

而家乡情结,实际上就是指家国情怀。母校情结就是培育之恩。父母情结是养育之恩。我每一次参加这个颁奖大会,都有家长来作发言。家长有些发言,我听了也是相当感动。我们要把它化成一股自己前进的动力,也许你们到70多岁了,你们会更多地感觉这是一种怎样的情结。

所以我想叔蘋同学会奖学金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在于它的文化、在于它崇高而笃行的价值观念。大家有的也可以去看看叔蘋奖学金的展览馆,那里展示着一个行善家族的行善轨迹,体现了良好的家传、家风、家教。我们究竟给子孙后代留什么?叔蘋是一个榜样。它不光是价值追求,而且还是一个实践的过程,80多年过去,它经久不衰。

谈理想

第二个我想简单说说理想的问题。乾麟公和他的夫人在困难的时候坚持办奖。顺利的时候坚持当然好,但是困难时候能够坚持,能够坚守,尤其感人。大家知道这个故事,我也不止一次讲,乾麟公在拿不出钱继续奖学金事业时,他的夫人义无反顾把首饰拿去当掉了。大家知道,家麒先生是一个医生,学医是很苦的,治病救人更需要品格高尚、艺术精湛。他比常人要付出更多。

我记得上一届有一个同学说:“今天的我们是怎么践行‘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呢?我本来不愿意报考医学院校,太苦、太累、太多知识点要背。但是我心里铭记要还诸社会,因此我仍然义无反顾地报考了医学专业,立志将来救死扶伤,这就是我的具体行动。”我听了之后非常感动。家麒先生也是医者仁心,如今他坚守公益慈善事业,而且这么高龄他依然在实践“得还皆社会”的家传家风。正是因为他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他以毕生的经历和奉献告诉我们,再困难也要信仰、信心、信念不变。

我们这一次新冠疫情,整个国家、整个世界,包括我们的生活都发生了变化。我也知道,同学会的老师、会长都跟我说:“今年我们夏令营之类线下交流都取消了。”包括本来都是现场举办的颁奖大会,都因为疫情的关系改到线上举行。但是任凭形势变化,我们总能够找到一个方式方法,来回答困难和挑战。因为我们的心在,虽远犹近。

大家也知道,今年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前不久十九届六中全会也刚刚闭幕。党中央对建党100年历史进行了回顾总结——不忘过去,才能够更好地认识今天,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而且把我们的经验,从经过的历程上升为理性理论的高度。时代在召唤着我们,我们的国家正在向第二个百年的目标奋斗迈进。今天你们努力学习,明天你们将成为建设我们国家的主力军、生力军。我相信在座的同学们,将来一定会出人才,一定会做出杰出的贡献。

我们寄希望于同学们,希望得奖同学要实践“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精神。我们的人生经历中有了叔蘋同学的身份,这是我们一辈子的事情,我们也要一辈子实践这个精神,要怀感恩之心,立报国之志,刻苦向学,励志成才。

最后,我想说:

与善同行,其行久远;

与善同行,其梦也美;

与善同行,寿命也长;

与善同行,让我们绵绵之力,久久为功。

做好我们自己的本分工作,将来能够不负众望,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

谢谢各位!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

理事长 王荣华

2021年12月4日


返回上级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