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当前位置: 名师谈教育

《问道教育四十年》序言(摘要)

2024-03-01 10:35 于漪

拜读《问道教育四十年》,教育风云在胸中激荡,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一幕幕生动鲜活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尽管岗位一再转换,但他造福教育、服务人民、促进和谐社会的业绩始终斐然,坚持不懈奋斗精神高昂蓬勃。书中无论是叙事、记人,无论是论理、抒情,无不寓含着思想的高度、视野的宽度和情怀的厚度。我深受教育与感染。尤其使我读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的是:

一、 沧海自浅情自深。

王荣华同志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挚爱深情,对莘莘学子成人成才的至诚至爱,似水浩瀚,如水深邃。用他自己在家里挂的一幅字“教育情真,终身相随”来表述,真是数十年如一日,生命与教育相伴相随。这是一种大爱,一种仁爱,真一个“情”字了得!

“有教无类”是2500多年前孔子的理想。社会纷繁复杂,层级众多,教育公平,谈何容易!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性地传承发展,才能把先贤美丽的梦想逐步转变为发展的现实,王荣华同志带领众多团队全身心投入,各级各类学校全覆盖,硬件建设与软件提升,学校家庭社会,重点难点热点,全方位思考,寻觅突破口,制定良策。当不少人还迷茫于教育就是要钱,教育就是无底洞的冷言热语之中,王荣华同志高举旗帜,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就是国家的未来,学生就是国家的未来。正如经济学家成思危所说:“经济只能保证我们的今天,科技可以保证我们的明天,只有教育才能保证我们的后天。”我们所从事的是亘古以来从未有过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优质的人才资源是极其宝贵的第一财富,国民的良好素质是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人不可能自然成才,都要靠悉心培养,来不得功利第一,鼠目寸光。

担负政府要职时全力以赴,从事教育发展基金会公益事业更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精心汇聚全社会的德才智,为学生谋成长,为教育谋品质,为社会谋进步,为民族谋发展。从高校加强思政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建设,到搭建“曙光计划”“晨光计划”“阳光计划”等六大平台,为推进高校优秀青年培养的高端人才蓄势发力;从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助推大学生就业到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支持职业教育,应社会之需,时代之向;从基础教育暂处贫困的优秀学子的办学培养到特殊教育的关怀、呵护;从校内育人机制的深入研究到青少年校外教育体系和校内外育人共同体的建设,一件件,一桩桩,都聚焦在人的培养上。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学业钻研,一次次嘱咐,一次次讲话,或激昂,或委婉,或探讨,或思辨,都是情的贯注,美的扬升,真的追求,心灵的滋养。拳拳之心,天日可鉴。

二、舍我其谁宏志扬。

《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历史告知未来。而今我们所从事的振兴民族、富强国家、造福人民的大业,人类史上无现成模板可复制可搬用,需要以远见卓识来开创,以大视野、大胸怀、大格局面对现实来创造。方向已经指明,道路已经开通,关键在建设者的勇气与担当。《问道教育四十年》所记文化建设、理论传播、教育促进、公益善助的方方面面,不仅纷繁复杂,而且效果显著,精彩纷呈。稍加辨析,就可发现开创了许多迎接新挑战、适应时代新需求的工作新版图,充满了非凡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

以世界中国学论坛的举办来说,这是有开创性意义的大事。旧中国积贫积弱,打了胜仗还受丧权辱国的奇耻大辱,哪还有说话的权力?法国哲学家福柯曾说过:“你谈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谁在谈,话语的强弱由话语者地位的强弱所决定。”西方国家近三百年来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其话语也自然占了主导地位。而今,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进而到强起来,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成效,有目共睹,举世无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我们不仅要做好中国自己的事,而且要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平等交流。建立我们自己的话语权是对我们国家民族的尊重,是对我们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的自信,是点燃人们心中希望之火,在世界潮流中站稳自己的脚根,挺起民族的脊梁。世界中国学论坛已连续举办了八次,共有数千人次的各国专家学者参与了论坛交流与研讨。论坛自主自豪地弘扬了以“和”为特点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之道,把中华优秀文化精粹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思想火种、理论创建撒播到世界,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其意义非同小可。长期坚持,必有大成效。若无高层建筑的前瞻性,无排除万难的毅力,怎可能开创如此喜人的新局面?

再如社会主义新智库的建立也是非凡之举,其间方向的确立,认识的碰撞,方案的优化,人才的培养,作用的发挥,均需开创的奋勇与文化发展的守护与自觉担当。时代是思想之母,只有倾听时代之呼唤,把握时代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个领域呼声的脉搏,才能涌现纾困解难的、引领前行的真知灼见。好思想应时而生,顺势而为,推动事业大发展。王荣华同志深知历史进程中辩证发展的奥秘,故斗志昂扬、大力助推,此类事不胜枚举,具体生动地诠释了舍我其谁的高远宏志,令人钦佩。

我是一名长期耕耘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草根教师,信奉教育质量就是人的质量。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未来的民族性格,直接关系国家建设与发展是否有后劲,关系在国际格局中能否形成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图大业。人才是国家进步的动力源,建设者的良好素质是国家立于不败之地的保障。基础教育虽普通平凡,但面广量大,涉及家家户户,必须竭尽全力引领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钮扣,其战略地位和价值怎么说都不为过。然而,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从事工作的差异,对基础教育的误解与轻视比比皆是。为此,我常在多种场合发出声音求解教育之围、教师之困。数十年来,王荣华同志总是爱护、鼓励、支持、引导。由于党领导下群策群力,基础教育面貌有了极大的改观,我心存感激。忆教育的发展历程,我深切体会到老领导长期对一线教师的关怀、支持、厚爱,源于他深厚的家国情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广大师生无私的爱。这些精神财富,犹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入心头,催我们坚守教育者的尊严,奋然而前行。


返回上级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