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于10月16日上午在北京隆重开幕。基金会党支部根据直属机关党委《关于组织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式通知》要求,组织全体党员在家按时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式的盛况,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通过全程收看,基金会党员干部激动地表示,党的二十大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十分重要的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大会报告,主题鲜明、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充满新意,确实是一篇开启新征程的宣誓性重要文献。“三个务必”贯穿整个报告,是新征程新思想新理念新表述。通过收看、学习,大家进一步增强了信心、明确了方向,增添了以实际行动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更好地奉献上海教育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理事长王荣华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辅导、带领基金会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大报告精神,并指出基金会今后工作要在谋划新局、面向未来上下功夫。他说:在收看学习中,结合目前从事的工作,重点关注了与教育和社会治理相关的章节和内容。报告中提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市场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个“第一”,强调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创造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对照实际工作,我带领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团队所设立和实施的一系列资助计划,与总书记报告中所阐述的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吻合的,方向是正确的,今后将按照二十大报告要求,进一步把人才培养计划做精做强。
他指出,教材建设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是铸魂工程。基金会设立教材资助专项,为国家和地区的教材建设提供资金和智力支持,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在参与国家教材委员会的工作中,感觉使命神圣、责任重大。学习二十大报告后,更加坚定了意志、增强了信心。
报告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个章节提到“完善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根据教育基金会的性质、宗旨、任务的特点,我们在参与“第三次分配”中发挥着公益组织的独特作用。我们所设立的许多资助项目,特别是人才培养计划,做了“市场不为、政府难为、社会公益组织可为”的事。今后我们基金会将进一步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中发挥“头雁”作用。
王理事长说,二十大报告是纲领性文件,其中提出“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切体会到《报告》举旗、选路、定目标。
举旗,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人民性”与“时代性”。选路,即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即完成三大中心任务。
报告阐明了初心与目标,提出守正创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学习报告,进一步明确初心,提振自信。我们有将近一个亿的党员群体,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听了理事长王荣华学习辅导,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用工作体现对党忠诚老实、用发展体现责任担当、用解决问题体现落实成效,以富有创造力的实践,推动报告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为教育公益事业的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