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页| 当前位置: 新闻发布

重磅!我会与上海社科院联合举办"上海教育类基金会枢纽组织建设模式研究”研讨发布会

2021-12-31 16:01 吴晗怡

2I9A2791.jpg

12月28日,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与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上海教育类基金会枢纽组织建设模式研究”研讨发布会。十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出席并发言。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致辞。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玉梅主持会议。上海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主任汤蕴懿代表课题组发布《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上海市教育类基金会枢纽组织管理模式研究》报告。

2I9A2928.jpg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课题组负责人王荣华在讲话中提出,关于上海市教育类基金会高质量发展和枢纽组织建设问题,我们有一个长期思考、调研和探索的过程。特别是在十九届六中全会新的背景下,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战略,探讨包括公益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第三次分配”具有更加紧迫的意义。国之本、善之最,教育是最大的公益。上海教育类基金会这个行业如何更好发展,需要我们共同探讨。教育类基金会枢纽组织建设是一种有益设想,也是全行业的共同呼声。多年来,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在公益“雁阵”中探索、实践,力争做“头雁”,通过加强组织自身建设、品牌项目建设、服务能力建设来更多发挥枢纽功能,“聚财、汇智、促善、育人”,取得了初步的经验。

2I9A2783.jpg

权衡书记在致辞中提出,在上海迈向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教育始终是增强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经过30年引导、支持,上海教育类基金会无论从规模体量,还是专业服务上看,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下一步,面对新的形势还要进一步探索枢纽组织建设,促进行业交流合作和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指出,要加快共同富裕和收入分配改革,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这么多年做了大量工作,就是作为社会慈善组织积极发挥了“第三次分配”的重要作用,值得我们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开展深入研究。

2I9A2738.jpg

课题组组长、王玉梅副书记主持研讨会,首先感谢领导、专家和媒体的到来。她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又为站在新起点上推进治理现代化和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根本遵循。

2I9A2799.jpg

汤蕴懿部长在汇报中指出,本研究是理论和实践共促的过程。2017年,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申报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课题《上海教育类基金会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研究》正式获准立项。2018年,基金会与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立联合课题组,历时三年针对上海教育类基金会发展现状、普遍问题和解决路径,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和深入的座谈调研,形成课题成果。以基金会、社会团体和社会服务机构为主体组成的社会组织,构成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枢纽组织建设是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重要探索,也是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制的生动实践,全市教育类基金会枢纽组织建设大有可为。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市教卫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闵辉,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原所长杨雄,上海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强,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季国强,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李安方,市民政局基金会处处长马国平等专家领导出席会议并交流讨论。各位专家领导围绕课题研究成果和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2I9A2829.jpg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指出,“上海教育类基金会枢纽组织建设模式研究”具备充实的调研基础、理论探讨和政策建议,及时反映了党中央的要求和理论创新的成果。在开展上海教育类基金会联合会的这一具体设想中,联合会在积极承接政府下放职能的同时,也要主动防范行政化风险,发挥社会组织的特有优势,确保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优势互补的良性关系。

2I9A2846.jpg

上海市教卫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闵辉表示,教育类基金会在整个教育当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也有待行业主管部门的促进支持,而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提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思路及工作方向。上海教育类基金会很有必要、也很有可能成立枢纽组织。在教育类基金会“雁阵”中,也确实出现了像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这样在筹措资金、内部管理、提供服务等方面处于“头雁”地位的社会组织。未来,希望教育类枢纽组织通过坚守教育初心、促进行业交流、明确行业标准、提供优质服务、反映共同诉求、承接评估职能等能力建设,切实发挥龙头组织对行业整体的引领、促进功能。

2I9A2853.jpg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原所长杨雄高度肯定了课题研究成果,他指出,课题组对枢纽型社会组织,从理论、操作、实践、经验以及存在的挑战,包括今后的发展思路、举措、建议,都做了非常好的总结和梳理。他表示,在中央提出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三次分配的战略大背景下,慈善公益事业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同时要处理好几对关系,一是党的领导和支持发展的关系,二是做强做大与社会公信力的关系,三是专业人才缺乏与吸引青年就业的关系。

2I9A2876.jpg

上海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强指出,该研究报告非常重要、及时且高质量,具有引领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研究课题值得持续深化和细化,并对研究课题提出五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概念阐释,二是进一步厘清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功能定位,三是进一步明确党建引领对捍卫教育主权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价值,四是进一步梳理不同教育类基金会的具体诉求,五是进一步争取政府宏观政策的配套支持。

2I9A2885.jpg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季国强认为,上海教育类基金会数量众多,但有待资源整合,需要统筹协调,解决发展中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自身具备承担行业协会领头人的优势和能力。建立枢纽型上海市教育基金会联合会是形势所需、发展所向,且具备条件。未来在建设联合会的具体构想中,行业领头人还应进一步明确组织章程、理事会构成、权利义务、功能定位、职责分工、运作机制等要素,在深入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成果。

2I9A2901.jpg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李安方指出,该课题报告有理论含量,有中国特色,有实践支撑,既有中国的本来,又吸收了外来,还面向未来。并提出两点拓展思路:一是地域拓展,从原有的立足上海拓展至长三角一体化研究,将上海实践与国家战略相结合;二是内容拓展,教育类基金会枢纽组织如何加强党的领导是一个大课题,有待专题探讨和补充。

2I9A2918.jpg

上海市民政局基金会处处长马国平指出,慈善事业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基金会无疑是慈善事业的主力军。在国家提出促进共同富裕、发展慈善事业的大背景下,慈善组织依法成立行业组织恰逢其时,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在探索枢纽组织建设的实践中,要注重成果转化、找准切口、落实落地。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社会科学院课题组主要成员及其他相关同志参加会议。


点击查看更多:理事长王荣华在“上海教育类基金会枢纽组织建设模式研究” 研讨发布会上的讲话


返回上级目录